心理師的直接服務裡,不論是心理諮商或是演講,聲音 的質地其實對受眾來說很重要,心理師們談到溝通常會提一個55-38-7法則,在曖昧模糊的情境中,語調的重要性佔了38%,高過7%的內容,低於55%的表情與肢體語言,在對個案的同理表達中,同理語句背後,助人者其實都不自覺地將情感注入自己的 聲音 裡在工作。
一直很想要上一些關於聲音或是講話的課程,只是台灣應該是這方面的課程少,所以學費都不便宜,一直是個門檻。
大學音樂系聲樂主修的好朋友去年中從歐洲學成歸國,開始在教除了歌唱以外的說話,今天第一次上,感覺專業成長的面相又打開了新的視野,聽到一些概念覺得非常有趣。有興趣的可以點他們網址跟他們聯繫。
- 你以為自己的聲音和別人的聽到的聲音並不同,除非你錄下來,並且自己聽一次,否則憑自己的想像去揣測別人感受到的聲音並不精確。
- 聲樂家其實訓練的不只是歌聲,還包括對身體這整個發聲構造的內部體感知覺,細部肌肉的控制。
礙於音樂廳的多變,空間所呈現的音響會和平時很不一樣,有時管弦樂聲音非常大,如果聲樂家想把聲音傳送給觀眾,加上興奮的心情,難免會對聲音有所壓迫(但是真正完美是會達到聲音,和情緒平衡狀態,對聲音不會有影響),再來就是也有可能音樂廳不是蓋給聲樂使用,場地非常乾,完全聽不到回聲,這時仰賴自己耳朵就會非常危險
因為太多場地不確定因素,所以聲樂家平時就要練習聲音上的內部身體感知,以能在不同場地中演出時不會被外在環境所影響,讓自己有穩定的演出。
- 好的聲音跟身體的安定程度還是有關係,一開始花了滿多時間在放鬆身體的各部分,特別是發聲的肌群,也許這會是之後演講的一個合適的起始儀式。
- 聲樂家對於聲音的知識有更深厚的學理,不像許多說話課的老師,他們對於發生的生理、心理、物理知識,都更扎實,另外他們也長期接受自己的發聲訓練,以及訓練他人發聲的歷程,對於發聲的個別指導,十分嫻熟。
我作為一個沒有聲音訓練的人,其實聲音運用的自由度很低,我不太會調整聲音共鳴的位置,也不太會去控制聲音傳送的範圍,今天朋友的建議是要練習鼻腔的閉合,讓聲音的共鳴位置更高,如此發音才會更清晰,練習的方法是捏著鼻子朗讀。
挺好奇,有沒有辦法多拓展自己聲音的範圍,然後去探索當事人在不同聲音品質狀態下的感受,特別是要執行催眠或是放鬆的話,該怎麼去調整聲音。
很期待下一次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