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治療取向中榮格取向有個獨特的特色,它關注人類的心靈層面是這麼的底層,以至於人類的精神與文化活動都容易與之連結,所以不同的學科如藝術、文學、人類學都可以和榮格匯通。在台灣榮格取向還有個特色,它與中國古代的易經、老莊思想有著相近的哲學觀,只是文學和心理學都是很大的基礎學科,要橫跨這兩個領域並不容易。
榮格的相關活動大半集中在台北的的心理治療圈,出了台北要上到榮格的課程並不容易,在高雄很高興能結識到愛智者,一直致力在推廣深度心理學的知識,現在很高興又認識到橫跨文學與心理學兩個領域的筱婷,這禮拜五愛智者找筱婷講了《鯨魚、大鳥、邊緣人:莊子與榮格心理學》,一個早上下來,聽了好幾個莊子寓言故事,筱婷還補充了辛波絲卡、宮澤賢治、北島的詩,讓榮格的二元對立辯證觀,有了更多文學的美感在裡面。
分享莊子德充符一段讓我很感動的對話
惠子問莊子:「人真的能無情嗎?」
莊子說:「當然可以。」
惠子又說:「人如果無情,又怎能稱之為人呢?」
莊子回答:「道給予人相貌,天給予人形體,你看看我不就是個人的樣子嗎?怎麼能不稱之為人。」
惠施又說:「既然稱之為人,怎能無情?」
莊子又回答:「你指的情,不是我所謂的情。我所謂的無情,乃是指人們不要因為好惡之情而對內傷害他的本心實質。要能常常順應自然,而不自作聰明想要徒然增益生命。」
惠子最後問:「不增益生命,怎能保存身體呢?」
莊子最後回答:「道給予人相貌,天給予人形體,不要用好惡之情而對內傷害他的本心實質。現在你的心神向外追逐,勞擾自己的精神,這樣會搞到像倚在樹旁談論得氣喘不已,累了靠在梧桐樹幹旁閉目休息。天賦與你人形,但是你卻大唱離堅白等詭論,而傷神損性。」
最重要的一句在「不要因為好惡之情而對內傷害他的本心實質。要能常常順應自然,而不自作聰明想要徒然增益生命。」人的認知功能就是自然地會做出分辨,有美醜、有善惡、有好壞,有了分辨就會從生存角度衍生出個人的好惡區分,人格面具與陰影其實就是個人在回應這些好惡區分而產生的,人格面具與陰影間的衝突是個體化的危機,也是一個能有整合而產生成長的機會,然而若無法脫離人格面具的誘惑,自性為人格發展所帶來的補償與牽引,也將會無法展現,這也近於「對內傷害到本心實質」。
在社會宏觀層次上,我們也很常為了追逐可見的短期利益而傷害了隱藏的長期利益,學校為了追求成績而忽略了五育均衡,教育部為了管控學校品質而瓣了諸多評鑑,卻造成無謂的勞動,造成形式主義,凸顯表現的效果犧牲實質的教學品質與師生互動。現代性強調計畫與掌控,莊子看事情卻是見利思害。
在沙遊治療裡,治療師以無為、沉默為技術,這樣的作法容易讓外人理解為無效,或毫無作為,事實上在不追求中,反而為自性的發聲留下了空間,讓人的自然天性為所當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