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關於我
  • 工作邀約
  • 預約諮商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 活動紀錄與邀約
    • 最新活動
    • 活動邀約須知
    • 活動內容分享
    • 研習經驗分享
  • 榮格與沙遊
    • 榮格
    • 沙遊治療/沙盤治療
    • 神話
    • 童話
    • 象徵/隱喻
    • 榮格塔羅
    • 榮格心理占星
    • 精神分析
    • 溝通分析
  • 諮商理論
    • 敘事治療
    • 哈科米
    • 認知行為治療
    • 家族治療
    • 遊戲治療
    • 催眠治療
    • 藝術治療
    • 綜合討論
  • 有煩惱找諮商
    • 認識心理諮商
    • 認識心理治療
    • 情緒與壓力
    • 愛情與伴侶關係
    • 親職、教養
  • 學習/生涯/職場
    • 生涯發展
    • 心理師生涯發展
    • 自由工作者
    • 學習諮商/教練
    • 職場/勞工心理健康
  • 優質推薦
    • 書籍推薦
    • 電影推薦
    • 網路資源
心理師生涯發展自由工作者

▋當客戶陸續投向AI,專業服務工作者的未來何在?

by valeyet 2025-03-30
written by valeyet 2025-03-30

▋改變都是從「微妙的感覺」開始

最近,我的日常開始有些不一樣了。心理師朋友悄悄跟我說:「個案會談前,先跟ChatGPT聊過一輪了。」

那一刻我笑了一下,然後有點安靜。不是因為我擔心AI多厲害,而是我開始想——如果他們找到的不只是答案,而是一種「足夠好」的陪伴呢?

在Thread上看到許多民眾說跟ChatGPT聊得還不錯,甚至覺得「懂我」。去年底,也看到有單位開始辦AI與心理諮商的應用講座。

我自己也開始跟ChatGPT有了密集的互動,包括:

1. 嘗試建構個人的諮商理論與模式

2. 測試ChatGPT詮釋我星盤的能力

3. 用ChatGPT從大量外語文本萃取知識

4. 用ChatGPT個案概念化自己

5. 用ChatGPT幫自己修正個人商業模式

6. 不斷餵ChatGPT我的資料,請它描述我沒看清楚的部分

有一次,我問ChatGPT:「你覺得我寫的童話,想表達什麼?」

它說出來的內容,讓我有一種久違的心被輕輕觸碰的感覺。我真的有點鼻酸。

那是一種「你怎麼這麼懂我?」的感覺——而且是來自一個不會眨眼的語言模型。

(我一邊被理解,一邊懷疑:這樣下去,我是不是該給它心理師費用了?)

雖然我長期在心理師關係裡談這些,也讓心理師看過我的作品,但沒有一位像它這樣,把我的象徵與渴望說得這麼清楚。

後來我還開過一場免費課程,分享我使用ChatGPT的心得。

但過了一陣子,我有些低落。那段時間,我不太想寫文章。因為我想說——

「知識AI都講得出來了,那我還能寫什麼?」

我一度想把我使用AI的經驗整理成書。

我慢慢發現,凡是跟「整合資料」有關的工作,AI會越來越好做。

就連占星分析,ChatGPT現在也講得有模有樣,雖然還不能取代資深命理師,但市場九成需求已經能處理得七七八八。

所以我想——與其繼續焦慮,不如拿來研究。

▋我決定用ChatGPT進行一場「顧問職業研究」

身為心理師,也考過就業服務乙級的我,覺得是時候做點系統性的思考了。

於是我啟動了ChatGPT的深度研究模式,研究主題是:「AI對個人專業服務產業的衝擊與轉型策略」

所謂「專業服務產業」包括:心理師、命理師、塔羅、人類圖、職涯顧問、自由工作者、個人品牌經營者……簡單說,就是你靠專業說話的人。

我採用了SWOT分析、PEST框架與Porter五力模型,也考慮台灣的文化脈絡與全球化後語言障礙消除的可能性。

初步預測如下:

📍五年內:流程型顧問大洗牌。AI大量處理履歷、星盤、簡單問答,人類專業者轉向非標準化、風格差異化、深層陪伴。

📍十年內:AI與人類共事,平台壟斷化加劇,沒有個人特色將難以突圍。

📍十年以上:擬人格AI崛起。人類專業者角色轉向心理祭司、象徵導師、儀式設計者——每一場對話都是一次難以複製的生命事件。

▋所以我打算做什麼?

我會寫兩個主題系列文:

主題一:AI時代下專業服務產業市場研究(產業層級)

主題二:個人商業模式與品牌的建立(個體轉型層級)

對我來說,這不只是研究,而是我個人生涯轉型的一部分。

我用AI來協助我的創作、寫作、思考、設計,甚至陪伴。

我想和你一起,從這場震盪中走出下一個身分:

——不只是「不被取代」,而是「活得更像自己」。

▋結語:下一篇我會談⋯⋯但這篇我想先問你

下一篇,我會說得更坦白:在這場洗牌中,誰會先被忽略,誰能被留下?

但更重要的是——我想陪你一起在這個變動裡,找到你的節奏。

如果你也有一點好奇、一點不安,或一點點說不出口的焦慮,歡迎你留言跟我說說,我們可以一起聊聊。

AIChatGPT自由工作者
0 回應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valeyet

上一篇文章
《快樂成癮:不費力的練習,從此幸福戒不掉》
下一篇文章
AI時代專業服務產業的趨勢預測:你的位置,還穩嗎?

You may also like

AI時代來襲,教練與顧問如何轉型升級?5個你不能錯過的策略

2025-04-07

未來10年,AI如何改變教練與顧問產業的遊戲規則?

2025-04-07

AI時代,從波特五力分析看未來 教練 與 顧問 產業的競爭新格局

2025-04-07

▌了解心理師轉型的三種方向讓你在AI時代找到心方向:深水、品牌與體驗

2025-04-05

AI時代專業服務產業的趨勢預測:你的位置,還穩嗎?

2025-03-30

國中生自由工作者生涯講座

2021-09-18

《專業服務行銷:分析與應用》

2021-03-09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的寫作出版經驗

2021-01-16

雇主不得濫用勞工違反工作規則「情節重大」不經預告終止契約

2020-07-23

助人者須 自我覺察 個人偏見

2020-06-24

AI anima Covid19 quote 個體化 催眠 兒童 兒童諮商 分析師 創傷 原型 夢 女性 心理師 心理治療 心理測驗 心理諮商 心理類型 性別平等 投射 政治 敘事 敘事治療 教養 書 榮格 榮格心理治療 沙盤治療 沙遊治療 無意識 生涯 神經心理學 神話 童話 精神分析 職場 自由工作者 藝術治療 親職 說故事 象徵 趣味 遊戲治療 陰影 隱喻

Go back

Your message has been sent

Warning
Warning
Warning.

Recent Posts

  • AI與教練攜手的未來:重新定義專業教練的4種新角色

    2025-04-07
  • AI時代來襲,教練與顧問如何轉型升級?5個你不能錯過的策略

    2025-04-07
  • 未來10年,AI如何改變教練與顧問產業的遊戲規則?

    2025-04-07
  • AI時代,從波特五力分析看未來 教練 與 顧問 產業的競爭新格局

    2025-04-07
  • 人人AI算命時代 命理師 如何安身立命?五大轉型方向讓你看見希望之光

    2025-04-06
  • Facebook
  • Email
  • Line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


回到頂端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 活動紀錄與邀約
    • 最新活動
    • 活動邀約須知
    • 活動內容分享
    • 研習經驗分享
  • 榮格與沙遊
    • 榮格
    • 沙遊治療/沙盤治療
    • 神話
    • 童話
    • 象徵/隱喻
    • 榮格塔羅
    • 榮格心理占星
    • 精神分析
    • 溝通分析
  • 諮商理論
    • 敘事治療
    • 哈科米
    • 認知行為治療
    • 家族治療
    • 遊戲治療
    • 催眠治療
    • 藝術治療
    • 綜合討論
  • 有煩惱找諮商
    • 認識心理諮商
    • 認識心理治療
    • 情緒與壓力
    • 愛情與伴侶關係
    • 親職、教養
  • 學習/生涯/職場
    • 生涯發展
    • 心理師生涯發展
    • 自由工作者
    • 學習諮商/教練
    • 職場/勞工心理健康
  • 優質推薦
    • 書籍推薦
    • 電影推薦
    • 網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