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關於我
  • 工作邀約
  • 預約諮商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 活動紀錄與邀約
    • 最新活動
    • 活動邀約須知
    • 活動內容分享
    • 研習經驗分享
  • 榮格與沙遊
    • 榮格
    • 沙遊治療/沙盤治療
    • 神話
    • 童話
    • 象徵/隱喻
    • 榮格塔羅
    • 榮格心理占星
    • 精神分析
    • 溝通分析
  • 諮商理論
    • 敘事治療
    • 哈科米
    • 認知行為治療
    • 家族治療
    • 遊戲治療
    • 催眠治療
    • 藝術治療
    • 綜合討論
  • 有煩惱找諮商
    • 認識心理諮商
    • 認識心理治療
    • 情緒與壓力
    • 愛情與伴侶關係
    • 親職、教養
  • 學習/生涯/職場
    • 生涯發展
    • 心理師生涯發展
    • 自由工作者
    • 學習諮商/教練
    • 職場/勞工心理健康
  • 優質推薦
    • 書籍推薦
    • 電影推薦
    • 網路資源
認識心理諮商

《健康成人的自我宣言》大衛∙里秋

by valeyet 2019-08-28
written by valeyet 2019-08-28

心理成熟這件事情最麻煩的是
它不一定隨著年齡增長就自動發生

1.我對我人生現有樣貌負起完全的責任。
I accept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hape my life has taken.
2.我不需要害怕自己的真相、力量、幻想、願望、思想、性慾、夢想或幽靈。
I need never fear my own truth, powers, fantasies, wishes, thoughts, sexuality, dreams or ghosts.
3.我相信榮格所說的「黑暗和動盪總是帶來意識的擴展。」
I trust that ‘darkness and upheaval always preceded an expansions of consciousness’ (Jung)
4.我放手讓人去留並仍然安好。
I let people go away or stay and am still okay.
5.我接受我曾不被好好關注,也未必能被好好關注。
I accept that I may never feel I am receiving – or have received – all the attention I seek.
6.我承認現實沒義務如我所願,現實也不受我的願望和權利所影響。
I acknowledge that reality is not obligated to me; it remains unaffected by my wishes or rights.
7.我一個接著一個放掉對人事物的預期。
One by one, I drop every expectation of people and things.
8.我會調和別人給我、還有我給別人的界限。
I reconcile myself to the limits on others’ giving to me and on my giving to them.
9.直到我能夠慈悲看待他人我才了解他們。
Until I see another’s behavior with compassion, I have not understood it.
10.我放下所有責怪、悔恨、報復,以及想懲罰那些傷害我、拒絕我之人的幼稚慾望。
I let go of blame, regret, vengeance, and the infantile desire to punish those who hurt or reject me.
11.當改變和成長讓我害怕,我仍然選擇它們,我可能會邊行動邊害怕,但不因恐懼行動。
When change and growth scare me, I still choose them. I may act with fear, but never because of it.
12.當我停止跟隨父母或其他人為我設下的規則我仍然是安全的。
I am still safe when I cease following the rules my parents (or others) set for me.
13.我珍惜自己的正直,但不以此要求別人。
I cherish my own integrity and do not use it as a yardstick for anyone else’s behavior.
14.我可以自由擁有與欣賞任何想法,但我無權為所欲為,我尊重自由的限度並仍能自在行動。
I am free to have and entertain any thought. I do not have the right to do whatever I want. I respect the limits of freedom and still act freely.
15.我克服在新發現的當下想要逃開的衝動。
I overcome the urge to retreat on the brink of new discovery.
16.沒有人可以或者必須要拯救我,我沒有權利要求任何人、事物的關照。
No one can or needs to bail me out. I am not entitled to be taken care of by anyone or anything.
17.即便我總是希望別人感激,但我仍能付出而無所求
I give without demanding appreciation though I may always ask for it.
18.我拒絕發牢騷和抱怨,那只會讓我從直接行動分心或從無法接受的情況中退縮。
I reject whining and complaining as useless distractions from direct action on or withdrawal from unacceptable situations.
19.我放棄掌控,但也不會讓自己失控。
I let go of control without losing control.
20.我生命中的選擇與知覺都是有彈性的,不是僵化或絕對的。
Choices and perceptions in my life are flexible, not rigid or absolute.
21.如果人們認識真正的我,他們會因為我像他們而愛我。
If people knew me as I really am, they would love me for being human like them.
22.我放棄裝模作樣而讓我的言行顯露我真實樣貌
I drop poses and let my every word and deed reveal what I am really like.
23.只要我願意和它合作,改變和過渡都會更加有恩寵。
Changes and transitions are more graceful as I cooperate with them.
24.每一種人類力量都是我能感受與取用的。
Every human power is accessible to me.
25.我用自己的標準生活,同時自我寬恕,我容許自己有時失誤。
I live by personal standards and at the same time – in self-forgiveness – I make allowances for my occasional lapses.
26.我給自己在工作與關係中犯錯的空間,我不強求自己要總是對的、有能的。
I grant myself a margin of error in my work and relationships. I release myself from the pain of having to be right or competent all the time.
27.我接受「我不是永遠合格的」這種感覺是常態。
I accept that it is normal to feel that I do not always measure up.
28.我最後會適應任何來到我前面的挑戰。
I am ultimately adequate to any challenge that comes to me.
29.我的自我悅納並非自滿,因為它本身就代表了許多改變。
My self-acceptance is not complacency since in itself it represents an enormous change.
30.我因我做我所愛,且愛我所做而喜悅。
I am happy as I do what I love and love what is.
31.我全心投入周遭的環境,釋放我止不住的活力。
Wholehearted engagement with my circumstances releases my irrepressible liveliness.
32.我無條件地愛,也知道何時適合奉獻自己。
I love unconditionally set sane conditions on my self-giving.

作者簡介
大衛.里秋博士(David Richo, PhD)
  資深心理治療師、教師、工作坊帶領者與作家。他以婚姻、家庭與兒童諮商見長,在他的工作中,非常強調心理及靈性的重要。
  他把榮格、超個人學派的觀點巧妙融入專業實務中,亦常在作品中引用文學與詩歌,激起讀者的共鳴並從中獲得啟發。他著有多本探討心靈的作品,包括:《以愛之名,我願意》(How to Be an Adult in Relationships)、《當愛遇上恐懼》(When Love Meets Fear)、《當過去成為現在式》(When the Past Is Present)、《陰影之舞》(Shadow Dance)……等等。

心理諮商
0 回應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valeyet

上一篇文章
親子沙盤遊戲工作坊
下一篇文章
忍受不安洞察自我

You may also like

傾訴煩惱的窗口: 心理諮商

2021-08-11

心理諮商 拓展當事人 正面資源

2021-03-25

心理諮商中的 情緒滋養

2021-03-12

為什麼心理師邀請我說故事?

2021-03-01

心理諮商 可以幫你避免的損失

2020-07-30

心理爆倉的出口

2020-07-14

網路諮商 推動的關鍵力量是?

2020-03-31

轉型正義、 政治 暴力創傷、母語轉型正義

2020-01-15

網路諮商 法制化後心理諮商產業的發展預測

2019-11-06

諮商室裡的 移情

2019-10-30

AI anima Covid19 quote 個體化 催眠 兒童 兒童諮商 分析師 創傷 原型 夢 女性 心理師 心理治療 心理測驗 心理諮商 心理類型 性別平等 投射 政治 敘事 敘事治療 教養 書 榮格 榮格心理治療 沙盤治療 沙遊治療 無意識 生涯 神經心理學 神話 童話 精神分析 職場 自由工作者 藝術治療 親職 說故事 象徵 趣味 遊戲治療 陰影 隱喻

Recent Posts

  • AI與教練攜手的未來:重新定義專業教練的4種新角色

    2025-04-07
  • AI時代來襲,教練與顧問如何轉型升級?5個你不能錯過的策略

    2025-04-07
  • 未來10年,AI如何改變教練與顧問產業的遊戲規則?

    2025-04-07
  • AI時代,從波特五力分析看未來 教練 與 顧問 產業的競爭新格局

    2025-04-07
  • 人人AI算命時代 命理師 如何安身立命?五大轉型方向讓你看見希望之光

    2025-04-06
  • Facebook
  • Email
  • Line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


回到頂端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 活動紀錄與邀約
    • 最新活動
    • 活動邀約須知
    • 活動內容分享
    • 研習經驗分享
  • 榮格與沙遊
    • 榮格
    • 沙遊治療/沙盤治療
    • 神話
    • 童話
    • 象徵/隱喻
    • 榮格塔羅
    • 榮格心理占星
    • 精神分析
    • 溝通分析
  • 諮商理論
    • 敘事治療
    • 哈科米
    • 認知行為治療
    • 家族治療
    • 遊戲治療
    • 催眠治療
    • 藝術治療
    • 綜合討論
  • 有煩惱找諮商
    • 認識心理諮商
    • 認識心理治療
    • 情緒與壓力
    • 愛情與伴侶關係
    • 親職、教養
  • 學習/生涯/職場
    • 生涯發展
    • 心理師生涯發展
    • 自由工作者
    • 學習諮商/教練
    • 職場/勞工心理健康
  • 優質推薦
    • 書籍推薦
    • 電影推薦
    • 網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