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遊治療創始人Dora Kallf在1966發表的《原型作為治療因子》一文當中,她將宋代周敦頤於《太極圖說》中的太極圖和她自己自性在兒童及成年期的顯現觀點進行整合。
周敦頤的太極圖描繪了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第一幅圖說的是嬰兒在出生時處於原始的狀態,第二幅圖說的是成長中的孩子融合了陰陽兩種力量,因而陰陽能量兼備,對立事物相互之間的起動態作用,自性的顯現成為可能。隨後人格的各個方面(以五行金、木、水、火、土作為表徵)得以整合。太極圖接著說明在生命的後半部分,趨勢是朝著自性的方向發展,邁向個體化,根據轉化的法則,最後一幅圖顯示的是從生到死的那一刻,包含了新生命的種子。
《太極圖說》是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哲學著作,全文只有249字,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儒家類。受《周易·繫辭傳》的啟發,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闡釋了其宇宙觀,《太極圖說》基本上是受道教影響,也吸收佛教思想。這種宇宙觀成為朱熹的理學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全文如下:
自無極而為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而主靜(無欲故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編改自 Sandplay- Past, Present &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