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關於我
  • 工作邀約
  • 預約諮商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 活動紀錄與邀約
    • 最新活動
    • 活動邀約須知
    • 活動內容分享
    • 研習經驗分享
  • 榮格與沙遊
    • 榮格
    • 沙遊治療/沙盤治療
    • 神話
    • 童話
    • 象徵/隱喻
    • 榮格塔羅
    • 榮格心理占星
    • 精神分析
    • 溝通分析
  • 諮商理論
    • 敘事治療
    • 哈科米
    • 認知行為治療
    • 家族治療
    • 遊戲治療
    • 催眠治療
    • 藝術治療
    • 綜合討論
  • 有煩惱找諮商
    • 認識心理諮商
    • 認識心理治療
    • 情緒與壓力
    • 愛情與伴侶關係
    • 親職、教養
  • 學習/生涯/職場
    • 生涯發展
    • 心理師生涯發展
    • 自由工作者
    • 學習諮商/教練
    • 職場/勞工心理健康
  • 優質推薦
    • 書籍推薦
    • 電影推薦
    • 網路資源
心理師生涯發展研習經驗分享

在聲樂家的說話課裡改造 聲音

by valeyet 2020-04-16
written by valeyet 2020-04-16

心理師的直接服務裡,不論是心理諮商或是演講,聲音 的質地其實對受眾來說很重要,心理師們談到溝通常會提一個55-38-7法則,在曖昧模糊的情境中,語調的重要性佔了38%,高過7%的內容,低於55%的表情與肢體語言,在對個案的同理表達中,同理語句背後,助人者其實都不自覺地將情感注入自己的 聲音 裡在工作。

一直很想要上一些關於聲音或是講話的課程,只是台灣應該是這方面的課程少,所以學費都不便宜,一直是個門檻。
大學音樂系聲樂主修的好朋友去年中從歐洲學成歸國,開始在教除了歌唱以外的說話,今天第一次上,感覺專業成長的面相又打開了新的視野,聽到一些概念覺得非常有趣。有興趣的可以點他們網址跟他們聯繫。

恬淡之音美聲Studio

  • 你以為自己的聲音和別人的聽到的聲音並不同,除非你錄下來,並且自己聽一次,否則憑自己的想像去揣測別人感受到的聲音並不精確。
  • 聲樂家其實訓練的不只是歌聲,還包括對身體這整個發聲構造的內部體感知覺,細部肌肉的控制。

礙於音樂廳的多變,空間所呈現的音響會和平時很不一樣,有時管弦樂聲音非常大,如果聲樂家想把聲音傳送給觀眾,加上興奮的心情,難免會對聲音有所壓迫(但是真正完美是會達到聲音,和情緒平衡狀態,對聲音不會有影響),再來就是也有可能音樂廳不是蓋給聲樂使用,場地非常乾,完全聽不到回聲,這時仰賴自己耳朵就會非常危險

因為太多場地不確定因素,所以聲樂家平時就要練習聲音上的內部身體感知,以能在不同場地中演出時不會被外在環境所影響,讓自己有穩定的演出。

  • 好的聲音跟身體的安定程度還是有關係,一開始花了滿多時間在放鬆身體的各部分,特別是發聲的肌群,也許這會是之後演講的一個合適的起始儀式。
  • 聲樂家對於聲音的知識有更深厚的學理,不像許多說話課的老師,他們對於發生的生理、心理、物理知識,都更扎實,另外他們也長期接受自己的發聲訓練,以及訓練他人發聲的歷程,對於發聲的個別指導,十分嫻熟。

我作為一個沒有聲音訓練的人,其實聲音運用的自由度很低,我不太會調整聲音共鳴的位置,也不太會去控制聲音傳送的範圍,今天朋友的建議是要練習鼻腔的閉合,讓聲音的共鳴位置更高,如此發音才會更清晰,練習的方法是捏著鼻子朗讀。

挺好奇,有沒有辦法多拓展自己聲音的範圍,然後去探索當事人在不同聲音品質狀態下的感受,特別是要執行催眠或是放鬆的話,該怎麼去調整聲音。

很期待下一次的課程~

聲音
0 回應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valeyet

上一篇文章
父母對 自由工作者 的掛心
下一篇文章
顏色裡的 性別平等 議題

You may also like

▌了解心理師轉型的三種方向讓你在AI時代找到心方向:深水、品牌與體驗

2025-04-05

AI時代專業服務產業的趨勢預測:你的位置,還穩嗎?

2025-03-30

▋當客戶陸續投向AI,專業服務工作者的未來何在?

2025-03-30

《專業服務行銷:分析與應用》

2021-03-09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的寫作出版經驗

2021-01-16

雇主不得濫用勞工違反工作規則「情節重大」不經預告終止契約

2020-07-23

助人者須 自我覺察 個人偏見

2020-06-24

自費 兒童青少年諮商 經驗分享

2020-06-21

行動心理師 : 自由工作者 狀態的 心理師

2020-02-25

網路諮商 法制化後心理諮商產業的發展預測

2019-11-06

AI anima Covid19 quote 個體化 催眠 兒童 兒童諮商 分析師 創傷 原型 夢 女性 心理師 心理治療 心理測驗 心理諮商 心理類型 性別平等 投射 政治 敘事 敘事治療 教養 書 榮格 榮格心理治療 沙盤治療 沙遊治療 無意識 生涯 神經心理學 神話 童話 精神分析 職場 自由工作者 藝術治療 親職 說故事 象徵 趣味 遊戲治療 陰影 隱喻

Recent Posts

  • AI與教練攜手的未來:重新定義專業教練的4種新角色

    2025-04-07
  • AI時代來襲,教練與顧問如何轉型升級?5個你不能錯過的策略

    2025-04-07
  • 未來10年,AI如何改變教練與顧問產業的遊戲規則?

    2025-04-07
  • AI時代,從波特五力分析看未來 教練 與 顧問 產業的競爭新格局

    2025-04-07
  • 人人AI算命時代 命理師 如何安身立命?五大轉型方向讓你看見希望之光

    2025-04-06
  • Facebook
  • Email
  • Line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


回到頂端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 活動紀錄與邀約
    • 最新活動
    • 活動邀約須知
    • 活動內容分享
    • 研習經驗分享
  • 榮格與沙遊
    • 榮格
    • 沙遊治療/沙盤治療
    • 神話
    • 童話
    • 象徵/隱喻
    • 榮格塔羅
    • 榮格心理占星
    • 精神分析
    • 溝通分析
  • 諮商理論
    • 敘事治療
    • 哈科米
    • 認知行為治療
    • 家族治療
    • 遊戲治療
    • 催眠治療
    • 藝術治療
    • 綜合討論
  • 有煩惱找諮商
    • 認識心理諮商
    • 認識心理治療
    • 情緒與壓力
    • 愛情與伴侶關係
    • 親職、教養
  • 學習/生涯/職場
    • 生涯發展
    • 心理師生涯發展
    • 自由工作者
    • 學習諮商/教練
    • 職場/勞工心理健康
  • 優質推薦
    • 書籍推薦
    • 電影推薦
    • 網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