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關於我
  • 工作邀約
  • 預約諮商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 活動紀錄與邀約
    • 最新活動
    • 活動邀約須知
    • 活動內容分享
    • 研習經驗分享
  • 榮格與沙遊
    • 榮格
    • 沙遊治療/沙盤治療
    • 神話
    • 童話
    • 象徵/隱喻
    • 榮格塔羅
    • 榮格心理占星
    • 精神分析
    • 溝通分析
  • 諮商理論
    • 敘事治療
    • 哈科米
    • 認知行為治療
    • 家族治療
    • 遊戲治療
    • 催眠治療
    • 藝術治療
    • 綜合討論
  • 有煩惱找諮商
    • 認識心理諮商
    • 認識心理治療
    • 情緒與壓力
    • 愛情與伴侶關係
    • 親職、教養
  • 學習/生涯/職場
    • 生涯發展
    • 心理師生涯發展
    • 自由工作者
    • 學習諮商/教練
    • 職場/勞工心理健康
  • 優質推薦
    • 書籍推薦
    • 電影推薦
    • 網路資源
學習心理學與諮商煩惱、諮商與心理治療

學習的超前部屬

by valeyet 2020-05-19
written by valeyet 2020-05-19
唐鳳 學習

最近幾週有兩個特別的工作,一個是去前東家帶大學生的職涯探索,一個場次是去高中母校和學弟妹分享學習策略,若要說這兩個講座有什麼共通點,我想我想強調的是學習的「超前佈署」。

學習的產生不是等到老師到了教室開口教書的那一刻,也不是等到學生上了大學開始修課,學習可以發生在更早,當老師開口講課前,你是不是已經做好準備知道這堂課你想學到什麼知識,讀書策略有個PQRST的小策略,預覽Preview、提問Question、閱讀Read、自我複誦Self-recite、測驗自己Test,其實預覽與提問的兩個策略就是在幫自己轉變成主動學習者的姿態,而不是被動的被老師灌輸知識。一個主動的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將會更專注,也會有更大的機率,接下來主動去確認自己是否有學到。預覽與提問要怎麼做呢?就是在上課前能夠先看過課程內容,有了對內容的概括理解,再思考課程內容與自己的關係,思考今天這堂課老師可能想要自己學會什麼,自己想學到什麼,課文的內容有什麼困難不懂之處,這就是預覽與提問。

學習可以發生在更早的,當我們進入大學時,學生其實可以去思考自己想要成為甚麼樣的工作者,而需要在校園裡取得什麼相關的能力,有些學生知道自己想念什麼科系而進了學校,但是卻不是很確定自己想要做甚麼樣的工作,這樣的狀態在學習,很容易學習就成了一種拿學分的過程,或許All Pass了,但是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卻沒有帶走自己未來用得到東西。我去帶大學生的職涯探索,其中設定的目標就是希望他們能對初步有個就業的方向,有了這樣的方向,也比較能引發學生對自己需要學習什麼的思考。

看到唐鳳在母校台灣師範大學的通識教育線上講座的文章十分有感,文章記錄到:
她有感而發地說:「如果在大學就有想要解決的問題,比較能找到學習的目標,像我就是帶著問題而來,這樣跟老師的研究興趣就很容易對接。但若你自己沒有很明確的研究興趣,說真的,老師也很難幫你。」

唐鳳認為,大學四年能學到什麼,端看自己的主動性有多高,當一個人的主動性愈高,大學就會變成眾多資源之一,甚至能透過老師的人脈,引介更多的資源。

一個人若沒有主動學習的興趣,那麼大學頂多只能頒給自己一個學位:「但我們都知道,比起累積創作、或是跟他人共同完成一件重要的事,文憑無論是在未來創業或是求職,都已不再是最重要。」。
她呼籲大學生們,學習一定要找到方向,清楚自己「為何而學」。

一般學校很常把學生輔導中心當成是避險單位,讓學生不要出事就好,但其實普及性的學習輔導與生涯輔導很重要,如果能幫助學生去進行生涯規劃,讓學生的學習與未來相連,就能讓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增加。

如果孩子、學生沒學習的動力,或許可以先不用指責或勸戒,而是問問他,他想成為什麼?而學習是不是能幫他一把?

照片提供者唐鳳 攝影師 江凱維 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釋出(標示清楚照片提供者與拍攝者,可以二次改作,提供非商業使用)

學習諮商
0 回應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valeyet

上一篇文章
沙遊治療 的思考型態/注意力策略
下一篇文章
《慾望的自動滿足》

You may also like

六色思考帽 與 自主學習

2019-08-19

學習策略 & 學習輔導與諮商

2019-03-18

大學生 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 的反思

2018-01-24

Good Morning Coffee

2017-06-07

Create your DIY Bag

2017-06-07

AI anima Covid19 quote 個體化 催眠 兒童 兒童諮商 分析師 創傷 原型 夢 女性 心理師 心理治療 心理測驗 心理諮商 心理類型 性別平等 投射 政治 敘事 敘事治療 教養 書 榮格 榮格心理治療 沙盤治療 沙遊治療 無意識 生涯 神經心理學 神話 童話 精神分析 職場 自由工作者 藝術治療 親職 說故事 象徵 趣味 遊戲治療 陰影 隱喻

Recent Posts

  • AI與教練攜手的未來:重新定義專業教練的4種新角色

    2025-04-07
  • AI時代來襲,教練與顧問如何轉型升級?5個你不能錯過的策略

    2025-04-07
  • 未來10年,AI如何改變教練與顧問產業的遊戲規則?

    2025-04-07
  • AI時代,從波特五力分析看未來 教練 與 顧問 產業的競爭新格局

    2025-04-07
  • 人人AI算命時代 命理師 如何安身立命?五大轉型方向讓你看見希望之光

    2025-04-06
  • Facebook
  • Email
  • Line

@2019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PenciDesign


回到頂端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 活動紀錄與邀約
    • 最新活動
    • 活動邀約須知
    • 活動內容分享
    • 研習經驗分享
  • 榮格與沙遊
    • 榮格
    • 沙遊治療/沙盤治療
    • 神話
    • 童話
    • 象徵/隱喻
    • 榮格塔羅
    • 榮格心理占星
    • 精神分析
    • 溝通分析
  • 諮商理論
    • 敘事治療
    • 哈科米
    • 認知行為治療
    • 家族治療
    • 遊戲治療
    • 催眠治療
    • 藝術治療
    • 綜合討論
  • 有煩惱找諮商
    • 認識心理諮商
    • 認識心理治療
    • 情緒與壓力
    • 愛情與伴侶關係
    • 親職、教養
  • 學習/生涯/職場
    • 生涯發展
    • 心理師生涯發展
    • 自由工作者
    • 學習諮商/教練
    • 職場/勞工心理健康
  • 優質推薦
    • 書籍推薦
    • 電影推薦
    • 網路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