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牛圖是中國佛教禪宗修行的圖示,版本眾多。牧牛圖頌通常由頌與圖組成,頌自身有時又包括一短序。廓庵的作品是最為完備,它包括圖、頌與序三部,廓庵以牧童喻心、牛喻性。在榮格心理學中,人則象徵著自我(ego),牛則象徵著自性(Self),十牛圖就是自性化歷程的隱喻。但對於一般大眾與各種技藝的追求者,十牛圖也是一種功夫論的進程,足為作為個人成長的指引,個人也覺得這象徵著各種領域,新手-學徒-專家-大師-宗師的發展歷程。以下文章每圖共分四段討論
一、 廓庵的頌文
二、 對頌文的簡譯與說明,摘自賀桂芬寫於天下文化的《尋找自己10階段 禪宗《十牛圖》的啟示》
三、 我的說明,重點在思索十牛圖的進程如何反映,心理師或其他藝術家、技藝工作者的專業發展歷程。
四、 《十牛圖》在榮格分析心理學自性化歷程上的意涵,修改自莫瑞∙史丹的《靈性之旅-追尋失落的靈魂》第十五章對十牛圖的討論。
▍一、尋牛
茫茫撥草去追尋,水闊山遙路更深。
力盡神疲無處覓,但聞楓樹晚蟬吟。
用心過日子,卻不太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對自己感到疑惑,甚至否定。就像赤腳的牧童在岔路口徘徊,他四顧茫茫,撥草追尋,卻水深草長,不知該往何處尋找遺失的心。
此圖是英雄之旅的第二個階段:冒險的召喚,人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展開追尋,可能是各種意外,也可能是發現某項技藝是有價值的,自己需要的,但自己卻還無法掌握,每個人進入到心理治療或藝術的原因各異,但都展開一段尋道的過程。最初階段是漫無方向的,可能會迷路,找不到任何可靠的方法前進。
從榮格分析心理學的觀點、自性化的歷程來看,這是描述人與自性失去聯繫的階段,是一種失去靈魂的階段,人因此而產生各種精神官能症。牛是神聖的象徵,在此也是自性的象徵,啟程尋牛就是開始追尋自性。撥草與入山就象徵著進入無意識來尋找。
▍二、見跡
水邊林下跡偏多,芳草離披見也麼?
縱是深山更深處,遼天鼻孔怎藏他?
尋找自己的初期,無所適從,心思紛亂,長期痛苦糾結的衝撞摸索,有些人甚至會自暴自棄、自我放逐。一如牛雜沓的足跡,水邊?林下?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我?
在一片慌亂之後,總算找到一個可以依歸的道路,在心理師的學徒階段,有段時間我們是學著課本上的問話,依樣畫葫蘆,對於諮商歷程或治療取向的全貌無法掌握,只得透過具體可見的方式做出樣子,逐步地貼近諮商歷程或學派的樣貌,但內在沒有諮商歷程的全景。
意識開始感知到實存的心靈世界,心理也浮現一絲能與自性相連的希望,不過從此之後只能沿著這條路線往下,再也不可能回頭或換路,在自性化歷程當中,這是我們透過積極想像,第一次與我們內在心靈意象接觸的時候,會感到驚訝但也出現了希望。
▍三、見牛
黃鸝枝上一聲聲,日暖風和岸柳青。
只此更無回避處,森森頭角畫難成。
終於確定自己的目標。如同在「日暖風和岸柳青」之處,看到牛了,牧童滿心歡喜,奮力追趕只露出一半身形的牛。
透過契而不捨的練習,心理師對於諮商歷程或治療取向總算開始有了全貌的理解,視野大開、頓悟,但也發現自己離目標仍有段距離。
自性化過程已經完全上路,人進入了居中的象徵世界,這個世界既非心也非物,象徵變得有活力且能為人所用,心靈的意象帶來動見與新生。
▍四、得牛
竭盡神通獲得渠,心強力壯卒難除。
有時纔到高原上,又入煙雲深處居。
但改變並不容易。就像把牛拉到自己這邊,千辛萬苦、用盡力氣,終於牽在手裡,但牛並沒有完全馴服,和牧童朝向不同方向掙扎、拉扯,兩者間的韁繩緊繃著。
開始在嘗試掌握整個諮商歷程或治療取向,但是仍在不斷地費力,試著用蠻勁、下功夫來駕馭功夫,還不太能掌握好。
人已經多少牢牢地抓住自性,也準備好與自性建立穩固關係,但是關係尚未穩固,不斷地有掙扎與衝突,人持續並透過超越功能來與內在的心靈意象展開對話,在紅書中,此階段是榮格耐心地與心靈意象的溝通,而心靈意象不肯順應的過程,人與意象在這過程當中必須要找到折衝之道。
▍五、牧牛
鞭索時時不離身,恐伊縱步入埃塵。
相將牧得純和也,羈鎖無抑自逐人。
面對改變,人的身體、情感、欲望、知識,會不斷發揮力量,把人拉回舊有的舒適圈裡。就如同牛和人方向一致了,但稍不留意,牛可能又會跑了,因此必須鞭索不離身。
已經可以不再費力,整個諮商歷程或治療取向已經可以被完整駕馭,想怎麼用就怎麼用,想怎麼帶就怎麼帶,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意運轉,但是心理師仍然要規劃、安排。
人與心靈意象已經尋得初步的共識,建立和諧關係,但這只能是個暫時的階段,不能在此處常駐,傳統象徵固化,還有以之為中心的宗教組織道是在這個階段所建立,但個人靈性的追尋必須要保有彈性,需要一個能有起伏進退的過程,才有可能真的邁向靈性的返家之路。
▍六、騎牛歸家
騎牛迤邐欲還家,羌笛聲聲送晚霞。
一拍一歌無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已熟悉新的自己。如牧童怡然自得地騎在牛背上,吹著笛子,走在回家的路上。人和牛融為一體,方向一致,節奏一致。
技藝的使用已經完全自動化,心理師已經不用再費心思思考怎麼樣掌握治療歷程或治療取向,人與技藝已經合一,治療取向的核心精神自動地導引著心理師,心理師則隨順著直覺去執行,在這個階段,心理師有明確的取向風格。
▍七、忘牛存人
騎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閑。
紅日三竿猶作夢,鞭繩空頓草堂間。
已完全改變。穿衣吃飯,行止坐臥,安適妥貼。牧童回到家,坐在門前仰望明月,牛和鞭子,都已不在畫中。
技藝已經完全內化到使用者的心中,成為使用者的不可區分與辨識的一部分。諮商歷程或治療取向已經完整的內化到心理師的個人哲學當中,心理師不再受限有形的諮商歷程或治療取向的影響,心理師以自己的行事風格就能處理任務。
化牛於識,整合入自我,自性已經被吸
化到冥想的意識中,個人的意識現在已經具有完全且充份的能力,人也因此而獲得源源不絕的能量,而虔敬向天。
▍八、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盡屬空,碧天遼闊信難通。
紅爐焰上爭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一切信手拈來,行雲流水,無往不利,成功的滋味美妙,讚美聲四面八方湧來。
技藝客體與使用者的主體都已經消失,主體只需存在不需要用任何的行動來彰顯自己。心理師已經無法被依照治療取向來辨識,也沒有所謂的個人風格,不需要任何的doing,而只是being的狀態,沒有什麼取向的規條不能被打破,也沒有什麼個人的規則可言,任何有形的東西都可以被解構。
人在此時超越了我與非我、心與物的區隔,自我已經轉為自性,不再受到情結或自我防衛的干擾,心理問題已經獲得完全永遠的解決。
▍九、返本還源
返本還源已費功,爭如直下若盲聾。
庵中不見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紅。
攀頂登峰,山青水綠,一切完美。然而超越完美的自我,唯一方法就是否定自我。居功自傲止步不前,將是又一次失落的開始。
進入到俗世、日常的生活當中,維持著前一階段,無為存有的狀態應對生活當中的大小事,生活當中的大小事都自有其意義,安然於其中就是目標,從一開始的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再進展到見山是山,心理師會體認到自己不外於自然的生態環境,而能和諧的與之共處,但面對相同的環境,已與一開始的狀態有截然不同的心境。
人更往前行而安住在與自性緊密合一的狀態中,自性則與世界和一,與世界靈魂、創世之初的潛能是藉合一,暨沒有心理投射,也沒有欲求。
▍十、入廛垂手
露胸跣足入廛來,抹土塗灰笑滿腮。
不用神仙真祕訣,直教枯木放花開。
關起自家的門,或走出公司大門出門去,每個人走入人群的姿態各有不同,有些人把身分扛在肩上,有些人除了姓名,什麼都不帶。走入人群的姿態,反映出這個人,身心是否安適。
英雄之旅最後一個階段,帶著萬靈丹歸返。當一個人抵達修行的最深處,他內在的品質會溢滿開來,不論是心理師的療癒、藝術家的藝術,都能使接觸到的人有所轉變,而且不論外在的形式怎麼表現,也遮掩不了這內在的品質,生命到這個階段也進入到技藝的傳承階段,因著內在的豐盛,而將內心的所知傳遞給需要的人,進一步的轉變世界。
第十圖像是智慧老人原型與永恆少年原型的和解,聖者修成正果的生命透過同時性,引起外界的共鳴,他代表一種為世界服務的意識形態,不再屬於自己,但屬於人類與世界,創造出了一種非僅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我意識,聖者可能外表尋常毫不出色,但是卻是主導自己也主導著周遭世界,心性已轉的悟道者。
▍結語
在榮格分析心理學裡自性化歷程在人的一生當中可說永無完成之日,我們總是要不斷地內在的心靈意象,放入意識的運作與覺察,使我們能夠從中找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