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 鄺文傑 KWONG Man Kit, Aleck – 表達藝術治療師 Expressive Arts Therapist 寫了一篇【七種思考形態 (thought patterns)/注意力策略 (attentional strategies)】,前面幾個狀態,能把做沙遊創作時狀態解釋得很清楚。
多數的沙遊治療師都會鼓勵個案不要思考,這邊講的思考,是偏向左腦功能的,也是本圖當中的思慮(logical thought),包含了命名、詮釋、規劃、計畫等。
相反的,沙遊治療師期待個案是以這表中非思慮(automatic thinking)的狀態進行沙盤創作,讓許多無意識、深存在記憶中的經驗能夠浮現。
挑選物件的時候有一些部分很接近不思慮(scanning),隨著視線掃過物件,不專注在任何一個物件上,但偶爾會有一些靈光一閃、直覺浮現。
完成沙遊作品的時候,沙遊治療師也會鼓勵個案再多投入欣賞的歷程一會兒,這張表上的無心,英文其實是一種沒有自我的專注,這種沒有自我的專注,對很多長期因為過度思慮而引發精神困擾的個案,也是一種意識狀態的轉變,讓他們能停下內在的絮絮叨叨。
在沙盤完成後續的諮商對話當中,心理師也可以詢問一些問題,促進個案對於當下的自我覺知,包括感受如何?出現甚麼身體反應?這部分也會與正念(mindfulness)連結。
沙遊創作,不僅是一種藝術創作的過程,整個人的心智與意識,也都在轉變著,特別是進到平時日常生活不會經驗到的意識狀態,這些意識狀態的切換,能對困擾知覺狀態解除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