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今天過得好嗎?
理科先生最近主講了一集學習真的有捷徑嗎?討論了他們對一些學習風格(learning style)的研究與發現,他們的結論是一些建議人依照自己學習風格來挑選學習策略的主張其實並沒有太多研究支持,但是缺乏研究支持不代表是錯的,只是代表我們對這些學習方法知識的應用還不夠清楚。
理科先生強調,這些不同的學習風格都是讓你有更多選擇空間,你還是可以選擇對你較有效的方法,但是不要迷信單一的方法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我相當認同最後這個概念,不論是行銷任何東西,賣方總是很想要誇大它,讓它看起來很神奇,但往往到最後我們會發現狀況是複雜的,就學習來說,視覺、聽覺等不同感官的學習方式流行過,後來也流行過心智圖,很久以前也曾經流行過建構式數學,不同的方法都可能幫到不同的人,我想最重要的是還是要回過頭來看自己的學習目標是什麼?而當前使用的方法是否有辦法幫助自己達成目標,不要放棄去思考這些問題。
在作為一個行動心理師以前,我在大專待了五年多,可能很多人都以為心理師只關心心理困擾,心理諮商的源頭來自學校輔導工作,心理諮商的不過是學校的輔導工作一環而已,學校輔導工作一開始,其實生涯諮商與學習諮商佔比也很重,只是為了因應心理師法的通過,許多諮商輔導科系都朝向心理諮商發展,使得學校輔導工作在高等教育的場域的討論變得比較少,也不多人知道其實學校輔導老師也有能力幫助學生改善學習表現。
怎麼樣讓學生學得更好,是學校輔導老師與學校心理師所關注的焦點,針對學習這主題,學校輔導人員通常是使用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來進行學生當前學習狀況的評估,這份量表國中、高中職、大學生各有不同的版本,如果從這個量表作為出發點,來反思前述的學習策略討論,學習方式不過是影響學習成效的因素之一而已,許多事情對學習來說都是重要的,包括了:
1.學習態度:學生怎麼看待學習這件事情?
2.學習動機:學生學習動機如何?
3.專心:在不同的學習情境專注力如何?
4.閱讀與考試策略:學生會不會找重點、猜題等
5.時間管理:學生能否妥善運用時間來完成學習任務?
6.自我測驗:學生是否會自我檢核自己的學習狀況?
7.焦慮量表:考試是否嚴重影響情緒,進而影響表現。
8.訊息處理策略:會不會使用認知記憶策略幫助學習?
9.解決學習困難的策略:會不會找資源解決遇到的學習困難?
如果你是學生,你自覺沒有特殊的認知困難影響你的學習表現,那麼你可以去學校諮商輔導中心向輔導老師申請用這份測驗來評估自己的學習心理,完成測驗後輔導老師會跟你解釋你在各個面向的表現,然後你可以針對自己不足的面向與輔導老師一起討論改善的方法。
脫離學校體系,其實為了更好的自己,許多成人也都在不斷學習,學習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其實怎麼樣思考學習的方式我相信很多人都熟悉,如果是熟悉管理的人,就可以用PDCA(計畫執行檢核行動)的觀念來思考自己的學習成效,最重要的還是態度與動機,你相信學習能幫助自己過更好的生活嗎?你相信自己學得來嗎?有沒有甚麼東西是你當前想要學習的?如果前三個問題你的答案都是肯定且積極的,你一定會找到方法幫助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