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雄電影是當代社會的主要電影主題呢?分析心理學相信,隨著現代科學昌明,人類失去對宗教信仰的依賴,也不再傳頌古老的英雄故事,但人類的心靈一直有著一種英雄原型,一方面它透過新的創作表現出來,另一方面,人類本身也還是需要某種敘事結構來激勵自身的發展。榮格主張,雖然我們意識上逐漸在忽視某些具有象徵意涵的舊有事物,但我們的潛意識上還是會回應它們,而這些心靈內在的運作就是會透過如夢的方式表現出來,英雄電影雖然已經具有公式,對很多人都是陳年老梗,但我們的精神在面對挑戰之時,仍需要英雄象徵的支持與激勵。以下分享兩段引文,考量易讀性,略有編修。
當榮格探索人類演化時,他發現他的病人與過去成千上萬的故事有平行的關係,他勾勒出英雄神話的共通處,並賦予英雄創造意識的腳色。
英雄是基本的人類模式,男女皆有此特性,他必須犧牲「母親」或被動的幼稚態度,並承擔起生命的責任,以成熟的方式面對真實。英雄的原型要求個人脫離幼稚幻想的思考,堅持要以積極的方式投入真實,為了要不斷面對真實挑戰,需要犧牲對兒時舒適的慾望與渴望。
《榮格心靈地圖》 莫瑞 ‧ 史坦
英雄是整個心靈的象徵呈現,他們呈現了更大、更完整的認同,這種認同可供給個人自我所欠缺的力量。英雄的特殊腳色提醒我們,英雄神話的基本功能即是個體自我意識的開展―個體覺察到自己的強勢與弱點,透過神話,個體得以武裝自己,準備面對人生逼他面對的重大考驗。一但個體通過成年禮的測試,進入了成年生活,英雄神話就變得不是那麼要緊了,因而,英雄的象徵性死亡就等於到達了成年狀態。古代神話與現代人
載於《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 約瑟夫 ‧ 韓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