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美女立委最近提及,公投過後已有9位同志自殺傷亡、2位自殺未遂,另有23件遭到霸凌。對於心理的創傷經驗,如家暴、性侵,多數人並不陌生,也不難想像,但是對於這次選舉對同志族群所帶來的心理傷害,一般人並不容易理解,我想跟大家分享呂欣潔投書當中下的段文字,讓更多人理解同志族群在這次公投過程的經驗。
呂欣潔說:『結婚,本來是眾人樂見之幸福之事。但當你是否可結婚的權利被拿到政治議程上討論,甚至舉行公民投票,人人都可以對同志的生命比手畫腳,評論你是否值得平等被國家對待,對許多同志來說,是從小到大被社會排除的壓迫經驗每日每夜的在眼前重演。
同志所面對的社會中無意間的惡意和傷害是日日夜夜不分黨派的,是裡裡外外的,不只是否定你身為台灣人,而是否定你身而為人的價值,很多的同志青少年要花非常多力氣抵抗這些已內化否定自我的想法。
在這樣的公投選戰中,電視每天不停歇的錯誤訊息廣告放送,路上躲避不了的反同文宣,這樣龐大的壓力和惡意下,讓有些同志朋友焦慮和憂鬱情形更加嚴重。
有些尚未出櫃的孩子,家庭的群組在反同方刻意渲染的錯誤訊息下,聽到父母說出「同志為什麼不滾出台灣」、「為什麼同志不去死一死」,甚至決定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次的大選,同志不斷地被與一些負向的刻板印象連結在一起,包括了疾病與混亂的性。當這些負向的訊息成為LINE群組、親朋好友間的討論焦點時,原本就有困難現身的同志,只能更退回到櫃子裡,已現身的同志則面臨更多異樣的眼光。
此外性取向可以選擇的論述,也會導致青少年同志遭遇更多家長的為難,不斷地被質疑同志青少年是否被影響的,被禁止與同志社群、朋友接觸。
性傾向的可隱匿性一方面保護的同志,一方面也讓同志更容易直接接觸到這些不友善的言論,而當這些言論在LINE群組、臉書上發酵,越來越荒腔走板,也會讓同志族群更無望與孤離。此時友善的言論就相當重要,即便群組當中沒有出櫃的同志,當有人能跳出來為同志澄清或駁斥一些無稽之談、負向的刻板印象,可能都有一個同志朋友因此而被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