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對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有些不一樣的反思,
簡單的說學習這個概念在當代的教育情境已經不一樣了,
衡量過去學習策略的標準用在現在會有所遺漏。
過往的學習就是把課本的知識學好,
只要學生乖,課前預習、課中專心聽講,課後練習、複習,考個一百分,
老師就放過這個學生了。
但現代的學習強調主動學習,
一方面強調博雅教育,學習與生活連結,與個人生命連結
另一方面也強調學用相符,學習要與職能有關。
學習共同體、世界咖啡館的概念進來後,強調人際互動中的學習
最後也開始強調經驗與情境的學習,像是體驗教育。
考試第一名的學生可能也會有以下幾種狀況
1.學習動機上是功利性的學習,與分數、課本有關的就學,
不看報、不看書,也不會對網路上的知識有好奇心,沒有自己感興趣的知識。
2.在學習的後設認知上,無法評估知識的潛在價值,與可能應用,
或者評估自己所需的知識領域,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計畫,
以至於無法引發後續的學習。
3.可能是系上的第一名,但做系上的相關職業未必表現最好。
4.能夠一個人面對書本,
但再同儕互動中不知道如何提問與發表意見,
不知如何將對話帶到有益於學習的方向。
5.醫學系上與病人為友課程,或者是進職場實習、進業界參訪,
會看各種工作說明手冊,
但不會觀察環境不會反思領悟,不會看人臉色知道自己該做甚麼。
態度量表、動機量表、時間管理量表、焦慮量表、專心量表、
訊息處理量表、選擇要點量表、學習輔助量表、
自我測驗量表、考試策略量表和解決學習困難
這些要怎麼跟上述的狀況產生關聯?
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能評估上述的學習方式嗎?
功利性的學習動機諮商師要協助學生調整嗎?
諮商師要用甚麼理論框架與協助技術來協助學生勝任上述的不同學習情境?